從佛羅倫斯搭了好幾個小時的火車,終於抵達威尼斯。出了Santa Lucia車站,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大運河,這座華麗的水上都市果然名副其實,旅途的情緒到此沸騰到了頂點。
費了一番工夫,才搭上水上巴士一號線,抵達旅館附近的S. Marcuola站,拉著大行李翻過二座橋才找到位於小巷的旅館,經過這一番折騰,手腳痠疼,但還是打起精神準備好好遊覽威尼斯。
這條小小的河也停了一艘貢多拉Gondola,手工打造的華麗黑船,長約12米,寬約1.7米,不對稱的設計,整艘船略往右側傾斜,可以抵消船夫的重量和船槳划動,讓船能筆直前行。早期的貢多拉是漆成各種顏色的花船,裝飾華美。1562年威尼斯政府規定貢多拉只能漆成黑色,為的是遏止奢靡炫富的歪風。另有一說是黑死病流行時,用貢多拉來載運屍體,因此漆成黑色以表達對死者的哀悼。雖然外形有些沉重,但貢多拉堪稱是這裡最迷人的交通公具,來到這裡沒坐貢多拉,就像沒來過威尼斯一樣。
運河上的黃金宮Ca' d'Oro,建於1420年,是當時的貴族M. Contarini委託藝術家建造的,被認為是威尼斯最美的哥德式建築。正面鏤空雕刻的花朵窗飾、柱廊,讓這裡多了一絲神秘的阿拉伯風情。原本打算入內參觀,但湊巧遇上關館時間,讓這趟威尼斯之旅留下一點懸念,或許是未來再訪的動力。
留給威尼斯將近三日的時間,所以買了水上巴士三日卷,不便宜。但能隨心所裕地跳上水上巴士,或站或坐瀏覽水上風光,也算值回票價。應該是義大利之行觀光價值最高的交通票卷。建議行前先到Actv下載最新的路線圖,可省下3歐的紙本路線圖費用。
倒S形的大運河貫穿威尼斯的中心,總長約四公里,沿岸有上百座的宮殿豪宅。這段水路曾被法國作家Philippe de Commines說是全世界最美麗的道路,因為它擁有全世界最美的建築。閒暇時搭上水上巴士從火車站慢慢坐到聖馬可廣場,我想誰都會同意這位作家所說的。
Rialto里亞托橋這裡是威尼斯的古老核心,是威尼斯最早開始發展的區域,這座白色巨橋是橫跨大運河的第一座橋。最早是以木頭建成,需要不斷地維護和加固。西元1444年,人群擠在橋上觀看船隻遊行,超過里亞托橋的負荷而倒塌。1555年威尼斯公開徵求重建橋樑的設計圖,許多知名建築師(ex.米開朗基羅)都參與設計圖的競賽,最後是由Antonio da Ponte贏得。
單孔的大型拱橋,像是巨人兩腳一開橫跨在大運河上,比起橋樑,這裡更像一座石頭房屋。有些藝術家批評這座橋的線條太過笨重,但這裡無庸置疑是威尼斯最顯眼的橋樑。
橋上遊客如織,站在這裡,腳下所踩的是用石頭建成的穩固橋樑,讓人格外安心駐足。
在里亞托橋上欣賞熙熙攘攘的大運河,水上巴士、Taxi、救護船、警船和貢多拉穿梭其中,一點點吵嘈一點點水聲,讓眼前此景既真實又虛幻,真實的是兩旁快門聲不斷的歐美遊客;虛幻的是站在這裡,如同站在15世紀的畫作中,時光停駐,只有光影變化無窮。
決定從里亞托橋慢慢走到聖馬可廣場,有人說在威尼斯最迷人的事就是迷路。但沿途的per S. Marco(往聖馬可廣場)黃色告示牌,倒讓迷路變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。在小巷間穿梭,晃過一個又一個的櫥窗,轉了無數個彎,過了約20分鐘終於走到聖馬可廣場。
部分整修中的聖馬可大教堂,即使如此依舊搶眼,想必整修完成後會更為壯觀華麗。
聖馬可教堂的特色之一:洋蔥圓頂,濃濃的東方拜占庭風格。
和聖馬可大教堂相連的方形粉色雕花建築是總督宮Palazzo Ducale。抵達威尼斯已經中午,聖馬可大教堂前的排隊人龍長得可怕,決定改變行程,今天先參觀總督宮和鐘樓,聖馬可大教堂第三天上午再訪。
肚子餓了,也有點累,懶得再去找別間餐廳,決定到廣場上的Caffè Florian吃點輕食墊肚子。9月的義大利天氣涼爽,是適合坐在戶外欣賞風景的季節。不過這裡的咖啡館戶外有音樂表演,坐在戶外會多收一筆表演的費用。來到威尼斯,早已對這裡的高物價有所準備,放寬心把積累的旅費掏出來花吧。
1615年威尼斯商人將咖啡豆帶入歐洲,義大利人對咖啡的接受度很高,迅速地席捲歐洲,就連賣檸檬或草藥的小販也開始賣咖啡。
這裡就像是威尼斯的翻版,外牆斑駁而室內華麗,壁畫、金框鏡面,將一座二百多年的滄桑咖啡館,妝點得美侖美煥。但這樣離奇的華麗反讓這裡充滿濃濃的歷史感。
有價的座位、音樂和食物,但無價的景色。戶外的座位能欣賞到高聳的鐘樓和廣闊的聖馬可廣場,絕佳的地理位置。
點了17歐的Club Sandwich Florian、12歐的Frozen Florian、及一杯簡單的Espresso,也要6.5歐。三明治份量尚可,但飲料有點少。簡單果腹後,繼續下午的行程。
不怕鴿子的觀光客,和鴿群好親近。
總督宮Palazzo Ducale(又稱道奇宮),這裡是歷任總督的官邸。西元810年這裡最初是一座要塞堡壘,外觀樸實,四周環水。經過幾次的祝融之災,14世紀開始重建並擴大規模。上下二層的結構,上層是粉色的菱形圖案外牆,最上方還有長排的方形尖齒裝飾;下層是優雅的二排長排柱廊。這樣的結構原本有頭重腳輕的疑慮,但建築師巧妙地利用柱廊內的陰影來達到視覺的平衡。
第二層的柱廊共有38根圓柱,圓柱上有四個小孔組合成的花形十字架。總督宮被認為是火焰哥德式(Flamboyant Gothic)風格的傑作,石頭雕上大量的花紋,有如火焰一般,向上升騰,且帶著濃厚的阿拉伯風情。這裡像是大運河邊的豪宅黃金宮、佩薩羅宮的完美延伸,到了運河尾端而成了集大成的傑作。壯麗華美,讓人目不轉睛。
總督宮旁面對潟湖處有二根顯目的巨型圓柱,分別為「馬可」、「托達洛Todaro」。一根圓柱的上頭是威尼斯早期守護神泰奧多雷,腳下踩著一隻鱷魚,代表他降服惡龍。另一根圓柱上是有翅膀的聖馬可之獅,飛狮左前爪扶著一本聖書,上面用拉丁文寫著天主教的聖諭:「我的使者馬可,你在那里安息吧!」。
早期囚犯是在這裡處死,也因此威尼斯人迷信,如走過兩根柱子之間,會帶來厄運。但遊客熙來攘往,早把威尼斯的古老迷信拋在腦後。但我還是小心翼翼地避開,遠在異鄉,趨吉避凶才是上策。
行前對於總督宮的秘密通道之旅The Secret Itineraries很感興趣,但可惜這次的功課做得不夠足,不曉得能線上預訂英語導覽的秘密通道之旅(20.5歐),到了現場發現只有上午才有,下午來時已經錯過了,真是可惜…
總督宮內部的中庭,這裡也能看到相連的聖馬可大教堂。很喜歡這個廣闊的中庭,讓人心情也為之開朗。中庭還有二個青銅製的水井。還有十六世紀初建造的巨人之梯(la Scala dei Giganti),三十級的大理石台階上豎立著海神Nepturne和戰神Mars的雕像,象徵威尼斯的海上及陸上的霸權。
總督宮樓上還能眺望潟湖,總督宮內的寧靜對比宮外的嘈雜熱鬧,恍如站在雲端欣賞塵世。
眺望對面島上的聖喬治馬喬雷教堂,這裡也有個相同風格的鐘樓。站在本島眺望潟湖,聖喬治馬喬雷教堂常成為視線中的焦點。
總督宮的主要廳室有地圖廳、四門廳、會議廳、十人廳、元老廳和大會議廳等,裝飾著金框的濕壁畫。而其中丁托列托的作品「天國」,取材於但丁的神曲,7x22公尺的油畫,畫中有七百多個人物,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畫。
總督宮的另一重點: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,這座密封的拱橋將總督宮和地下牢房連接在一起。犯人準備進入一座暗無天日的森嚴地牢,在過橋時望著外頭的世界,而忍不住發出嘆息聲。
雕花的窗戶
幽深的地牢走廊。這裡曾經監禁風流的卡薩諾瓦,五年後卡薩諾瓦竟然逃獄成功。真是不可思議,這裡看起來戒備相當森嚴。
從雕花的窗孔望著對面的聖喬治馬喬雷教堂。
二樓的走廊現在不能通過,有點可惜,一直想在這裡拍張雕花柱廊加上聖喬治馬喬雷教堂的照片,只能遠遠亂拍一張。喜歡這樣的黑白復古風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