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尼斯的文化博大精深,一連介紹了不少威尼斯的景點,現在終於要介紹威尼斯的其中一大重點了。
聖馬可廣場:威尼斯的明珠,威尼斯的宗教、政治、傳統節日的活動中心,也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出發地。這裡是威尼斯的重心,囊括了威尼斯人的驕傲:聖馬可大教堂、鐘樓、總督宮。
拿破侖曾盛讚聖馬可廣場是歐洲最高雅的客廳,這裡的確有別於優雅別緻的西方建築。威尼斯位於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處,讓這裡的建築除了西方的古典,又多了一絲神秘的東方色彩。
有人說聖馬可廣場最美的時候是潮起之時,潮水在廣場上舖滿了鏡子,所有建築映照在鏡花水月中,更顯得玲瓏剔透。浪漫的威尼斯人,讓潮來淹沒的憂愁危機,成了欣賞水中建築的好時機。
來到義大利雖然一直想開發一些私人景點,但平心而論,其它的小景點還是比不上大景點的豪華壯觀。聖馬可大教堂繁複的裝飾和磚紅高聳的鐘樓構築出的完美畫面,不是一般景點可以超越的。堪稱此行最喜歡的地方,不光是美麗的建築,還加上廣場前的潟湖水光、咖啡香和藍天。
但遊客多到讓人厭煩,比亞得里亞海的潮水更洶湧…站在廣場前,總是不小心擋到別人的鏡頭、或被擋住拍照的角度。如果遊客可以少一點,氛圍應該會更加悠閒完美。但這一點或許太過苛求,畢竟這裡可是大名鼎鼎的威尼斯。
早年聖馬可廣場並沒有今日這麼大,中間曾有一條小運河,12世紀為了接待教宗亞歷山大三世、皇帝菲特列一世,把運河填平廣場擴大,14、15世紀又更進一步改建了總督宮和教堂。16世紀更展開大規模的翻新,由建築師尚索維諾負責,花了三十多年才打造完成今日的聖馬可廣場。
聖馬可廣場的宗教中心絕對是金光閃閃的聖馬可大教堂,這裡對於威尼斯的重要性,就像聖彼得大教堂對於梵蒂岡。828年兩個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大偷回聖馬可的遺骨,存放在總督宮的臨時禮拜堂。現今的聖馬可大教堂約於11世紀成型。後來幾世紀,又慢慢加上了大量的裝飾。
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面有五個圓形拱門,兩旁為華麗的大理石圓柱。中央大門則是裝飾著三層羅馬式美術浮雕。最外層是19世紀的鍍金鑲嵌畫(最後的審判)。
由於威尼斯的地理位置,因此大教堂融入了大量的拜占庭文化,這裡的五顆洋蔥圓頂便是最顯著的例子。
前幾天從對面的鐘樓鳥瞰,欣賞五顆洋蔥頂的最佳角度。
這種馬賽克鑲嵌畫相當費工,將細碎的石頭排列成一幅壁畫,難以想像這所耗費的時間精力。
雖然無法像壁畫一樣人物生動、明暗得宜,鑲嵌畫的效果較死板、光影生硬,但運用大量的金色,遠遠望去閃閃發亮,華麗明亮的效果遠遠勝過一般壁畫。
聖馬可大教堂的內部也是採用大量的金色鑲嵌畫。金光閃閃的教堂內部迥異於傳統白色大理石 聖潔莊嚴的氛圍。可以說是目前看過第二特別的教堂內部。(第一名是巴塞隆納的聖家堂,內部像是森林一樣。)
一旁的時鐘塔Torre dell'Orologio,由Codussi在1496年設計。塔上鑲嵌一個巨大的時鐘,上面顯示月亮、太陽、黃道十二宮等圖樣,底下襯著深藍色的星空。喜歡這個童話般的鐘塔,上頭不忘放上威尼斯的守護神:扶著福音書的聖馬可之獅。
喜歡這座輕盈如浮在銀河中的時鐘塔,和旁邊的迴廊風格一致,毫不突兀。
二樓的左邊可以欣賞總督宮、潟湖和二座柱上的雕像。
教堂中間最後方是黃金祭壇(Pala d'Oro),參觀需付一點費用,二歐元而已,有時間不妨參觀一下這塊華麗的珠寶屏風。
寬3.4米、高1.4米,上面共有2500多顆的寶石,包括鑽石、紅綠寶石、珍珠、祖母綠和紫水晶。貴重無比,也因為如此,這裡一直以來都只是威尼斯總督的私人禮拜堂。
教堂的頂端覆蓋著大量的馬賽克,包含金、銅和各種華麗的石頭。鑲嵌畫的面積約8000平方公尺,工程浩大,曾動用了無數的藝術家興建和修復。主題涵蓋了十二門徒的布道、基督受難、基督與先知及聖人的肖像等。
基本上教堂內禁止拍照,雖然我也跟著肆無忌憚的觀光客們偷拍了不少張,但還是有點害怕,最後停手不拍,專心欣賞,只帶回了少少幾張照片。閃閃發亮的黃金大教堂,貴氣萬分,而且是免費參觀,記得一大早就來排隊,太晚來可能會耗費太多時間精力在門外排隊。
務必注意:教堂禁止穿無袖露肩、短褲入内。包包需寄放。
門票:教堂免費。(黃金祭壇:2歐)
景點地址: Piazza San Marco
交通:水上巴士:1 或2路到San Marco下
開放時間: 週一~週六,09:45-17:00;週日,14:00~17:00
Next:水上巴士四處遊
景點地址: Piazza San Marco
交通:水上巴士:1 或2路到San Marco下
開放時間: 週一~週六,09:45-17:00;週日,14:00~17:00
Next:水上巴士四處遊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